经多年被专家捶打,我总结了一个『专家评审理论』
经我多年被专家捶打,总结了一个专家评审理论:
评审会专家所提意见,来源于三点:
文本的编制质量、
项目的本身硬伤、
和专家在其他报告看到的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新文件、新解读、新写法、论述方法等)
——张文远
这个理论对现实工作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:
首先,如果这个项目本身有硬伤,你别想通过文本的编制质量或者说编制单位的信誉为它作背书,要合理的预期这个项目的命运。
(例如最近的辉丰的事件,有空的可以看看
http://hbt.jiangsu.gov.cn/art/2018/5/21/art_1571_7644019.html,还有环评互联网公众号上也有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)江苏农化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发酵 | 各地中小化工企业如何生存
其次,如果这个项目没有硬伤,那么取得专家的正面评价应该是蛮正常的,不能沾沾自喜,相反的,如果仍然被批的体无完肤,说明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;
再次,不管什么情况下,都必须对当地的环评文本作一个系统的收集整理,对当地环评文本的写法、对文件的理解程度等等内容合理的吸收,模板或格式性的内容不应该被提出问题。
【FISH】:专家评审的理论基础,太复杂了。
基本可以看作是对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、专家人生观、世界观的认识过程。
【clarllierk】:学习了,不过个人感觉评审专家的自由发挥性太大,实在不好把握。
还是多做好第一点,不断提升报告质量,避免自身硬伤。
【骆洗澡】:家评审制度的完善,是环评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,
的确需要理论创新
寄语楼主:
要保持警惕、不忘初心
稍不留神
你可能就成长为你现在鄙视的“砖家”。。。。
【大鹏展翅】:现在专家评审除了专家个人专业知识储备、个人经验、对现行政策的理解外,专家当时的评审心情很重要。
提问时千万不能怼,否则会死的很惨。
完善专家库专家定期培训机制及动态和淘汰管理,这样才会有高质量,更有针对性的评审意见来指导环评文件的修改。
【bspy】:还有那种没能力的专家,基本只提第三类问题(而且生搬硬套,也不管项目之间的差异)。
现在的环评质量较差的原因,在编写人员、评审专家、审批人员三块,都存在较大的问题,但现在的板子基本都是只打在编写人员身上,对审批人员只是提及,但评审专家这块,基本没有要求。
关于专家评审,你有过哪些想法?
欢迎移步环评论坛或留言区讨论!
【环评互联网】给你发支付宝红包啦!
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“7583935”,即可领红包。
试试你的手气如何吧:)
/ 环评互联网 精彩推荐 /
欢迎关注【环评互联网】
< 环环微信:eianet 2016>
< 长按二维码识别 >
↓↓↓速戳【图片】了解环评云助手↓↓↓